如何判斷脫髮是否需要關注?識別掉髮徵兆的5個方法
- OiN Hair 天然護髮
- Jul 20
- 3 min read
掉髮一定是脫髮嗎?其實未必!
每天洗頭、梳頭時看到幾十根掉髮,是否讓你開始擔心?但其實掉髮並不一定是脫髮問題的開始。
頭髮自然生長週期包含掉髮階段,每天50–100根掉髮屬正常現象。
關鍵是:什麼時候的掉髮「超出正常範圍」?又該怎樣觀察與評估,才能把握黃金保養期?

本文將帶你學會:如何自行觀察脫髮徵兆、何時該注意、又該如何保養與預防,讓你放心應對每一根掉落的頭髮。
💇♀️ 一、正常人每天會掉多少頭髮?
人體平均擁有約 100,000–120,000 條頭髮,當中每天都有部分進入「休止期」並自然脫落。
髮色 | 毛囊密度(平均) |
黑髮、棕髮 | 約 100,000~120,000 條 |
金髮 | 約 140,000 條(較細) |
紅髮 | 約 90,000 條(較粗) |
📌 正常掉髮數量:約每日 50–100 條
📌 若每日掉髮量長期超過 150 條,即可能屬異常脫髮

🔍 二、如何觀察自己是否開始異常掉髮?
以下是幾個簡單易做的觀察方法,讓你在家就能評估是否脫髮異常:
✅ 方法一:查枕頭與洗澡間排水口
早上醒來時枕頭上是否出現大量頭髮?
每次洗頭後,排水孔或地面是否積聚明顯髮絲?
如每次掉落超過 40–50 條,應持續觀察
✅ 方法二:手指輕拉測試
取一小束頭髮(10–15條),從髮根輕輕拉向髮尾
若每次有超過 5 條以上掉落,即可能異常
✅ 方法三:觀察髮際線、頭頂密度變化
髮際線是否逐漸後移?(常見於額頭兩側)
頭頂髮量是否變稀?看起來越來越「透光」?
✅ 方法四:拍照對比法
每隔 1–2 個月固定角度拍攝髮際線與頭頂區,可清楚比對是否有明顯稀疏、掉髮斑塊或頭皮外露增加的現象。

⏳ 三、為什麼「脫髮初期」是保養的黃金時期?
當你剛察覺掉髮變多時,毛囊尚未完全萎縮,仍有恢復與再生的可能性。這時若能採取正確方法,有助於:
延長成長期:讓現有髮絲保持更久時間不掉
縮短休止期:加快新髮長出
活化毛囊功能:改善營養吸收與代謝效率
🌿 延伸閱讀:生髮水要點用?用幾多?幾耐見效?完整使用教學
🧴 四、日常保養 5 原則,有效預防脫髮惡化
原則 | 說明 |
1. 定期頭皮清潔 | 使用溫和、不含 SLS 的洗髮水,避免毛孔堵塞 |
2. 搭配中藥護理 | 草本配方可促進血液循環,滋養毛囊 |
3. 補充營養 | 攝取鋅、鐵、維生素B群、蛋白質等 |
4. 減少壓力 | 穩定作息與情緒,避免自律神經失調 |
5. 減少熱與化學刺激 | 避免頻繁染燙、吹風機高溫直接吹頭皮 |
⚠️ 五、這些情況表示你應該尋求專業協助
每日掉髮量超過 200 條以上,持續兩週以上
頭頂或髮際線出現明顯後退與稀疏區
出現圓形或不規則掉髮區(可能是斑禿)
頭皮同時出現紅腫、癢感或結痂現象
家族有雄性禿或自體免疫疾病病史
🌿 延伸閱讀:為什麼會有斑禿(鬼剃頭)?原因、特徵與應對方法全解析
✅ 掉髮不等於脫髮,但早期觀察最重要
頭髮每天都會掉,但「異常掉髮」是可以透過日常觀察發現的。最重要的是:不要等到毛囊完全萎縮、頭皮光滑無孔時才開始保養,那時可能已太遲。
OiN 建議你定期觀察枕頭、排水口、頭頂密度與髮際線變化,並透過草本頭皮護理與營養補給,預防脫髮、延緩老化,守護你的濃密秀髮從現在開始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