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最近頭髮難梳不好打理?揭開毛鱗片受損的真相
- OiN Hair 天然護髮
- Jun 19
- 3 min read
Updated: Aug 3
梳不開的頭髮,是頭髮在向你求救!
你是否發現最近頭髮變得毛躁、乾澀、難以梳理?洗完頭後,頭髮打結、梳子卡住,甚至怎麼整理都不順手?
這些情況多半與一個關鍵結構有關——毛鱗片(Cuticle)。
當毛鱗片受損或打開,頭髮表層就會變得粗糙無光澤,不僅難以打理,還會加速分叉、斷裂與失去彈性。

本篇將解析:毛鱗片是什麼、為何受損、日常生活中哪些習慣會造成它損傷,並提供最有效的修復與居家護理建議。
🔬 一、什麼是毛鱗片?決定頭髮好不好梳的關鍵
毛鱗片是覆蓋在每一根髮幹表面的角蛋白片狀結構,就像魚鱗一樣層層重疊排列。
毛鱗片狀態 | 表現 |
緊密閉合 | 頭髮柔順、有光澤、好梳理 |
翹起/打開 | 頭髮乾燥、打結、粗糙、易斷裂 |
正常健康髮絲的毛鱗片是光滑貼合的,能鎖住水分與營養,抵禦外界傷害;一旦毛鱗片受損,就像缺口的盾牌,頭髮就容易變脆、打結、分叉。

⚠️ 二、常見導致毛鱗片受損的生活習慣
🔥 1. 洗頭水太熱
過熱的水(高於 40°C)會讓毛鱗片打開,洗去保護油脂,導致水分流失,使髮絲變得乾燥粗糙。
👉 建議水溫為 35–38°C,微溫即可,有助於毛鱗片保護結構不受破壞。
🌫️ 2. 季節轉換/乾燥天氣
天氣變冷變乾燥時,空氣濕度降低,容易讓毛鱗片脫水、頭髮乾澀,出現靜電與打結問題。
🧪 3. 染燙/化學產品
化學染劑、漂白劑、燙髮劑會強行打開並破壞毛鱗片結構,使頭髮失去彈性與保護力。
🌞 4. 長時間曝曬或電棒燙傷
UV 紫外線與高溫造型工具(如風筒、電棒)都會讓毛鱗片無法閉合,導致髮絲粗糙、分岔、打結。
🌿 延伸閱讀:經常講的「毛鱗片」到底是什麼?從結構到護理一次搞懂
💡 三、居家修護方法:護髮油是你的救星!
護髮油能形成一層「人工毛鱗片保護膜」,在外層為頭髮鎖水、抗熱、抗紫外線、減少磨擦損傷:
功效 | 說明 |
🔐 鎖住水分 | 減少髮絲乾裂分叉,保持柔順 |
💧 滋養髮絲 | 提供髮尾潤澤,減少打結毛躁 |
🛡️ 隔離熱傷害 | 吹風前使用可抗熱,保護毛鱗片結構 |
✅ 使用時機與方法:
吹風機前/後均可使用
每次按壓 1–2 滴於掌心搓熱,塗抹在髮尾為主、乾燥區域為輔
避免直接塗抹於頭皮,避免出油或堵塞毛孔
🧴 四、日常保養建議,讓頭髮不再難整理
日常習慣 | 建議 |
洗髮溫度 | 35–38°C 微溫水,避免高溫 |
洗髮產品 | 無硫酸鹽、滋養型成分(如氨基酸洗劑) |
吹風方式 | 先吹頭皮,再吹髮尾,使用冷熱交替方式 |
梳頭工具 | 寬齒木梳、避免金屬梳或拉扯式塑膠梳 |
每週保養 | 定期做焗油或草本護理,補充角蛋白與滋潤 |
✅ 毛鱗片健康 = 頭髮好整理
頭髮難梳、容易打結、變得毛躁,多半是毛鱗片出了問題。只要日常改變習慣、選擇適當產品、加強保濕防護,就能讓頭髮重新找回柔順亮澤。
OiN 建議你:別再忽略每日吹風與洗頭的小動作,頭髮會記住你怎麼對待它,毛鱗片修復從「現在」開始,讓每一根髮絲都好整理、閃耀自信光采✨
📚 延伸閱讀推薦:
Comments